據報道,四川遂寧推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,盡管有25項重大決策被否決,但卻預防和消除各類隱患數百起,從源頭上化解了社會矛盾,促進了和諧。這一做法,與中醫里講的“上工治未病”頗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由此想到一句古語:上醫治國,中醫治人,下醫治病。現在我們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,其實就是通過解決社會問題和矛盾,使社會肌體更加健康,社會運行更為順暢,與醫學上的治療保健,對象不同,而事理相通。
找準癥結是前提。人體具有靈敏的反應機制,脈搏、體溫、舌苔、血壓等都可以反映身體的狀態。在診斷方面,盡管中、西醫的方法和側重點不同,但在透過現象看本質,根據特征斷病情這一點上是相同的。在現代社會,表達方式日益豐富,輿論熱點層出不窮,背后往往隱藏著這樣或那樣的社會問題。好比人如果發燒了,既要把溫度控制在一定范圍,更要迅速查找病因,根據發燒原因對癥下藥,方能真正退燒。當社會表達機制發起“燒”來,同樣需要采取措施,一方面使“燒”的程度不致超過了社會能承受的范圍,另一方面認真分析思考原因,從根子上解決存在的問題。
把握時機是關鍵。高明的醫生能在疾病沒有形成破壞態勢時明察秋毫,也能在疾病發展的關鍵節點上妥善施治,以較小的代價讓人恢復健康�!爸獛灼渖瘛�,“見幾而作,不俟終日”,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點存在于萌芽狀態和每一階段轉化的時刻,社會管理也是如此。只有經常深入實際,深入群眾,了解社情民意,才會敏銳發現社會問題,防微杜漸,也能夠正確判斷形勢,因勢利導,趨利避害。
注重方法有講究。中醫重治本,以恢復身體平衡為根本目的,忌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;中醫也務實,不同的情況有不同方法,一個藥方不能包治百病,即使同一個藥方的使用也因人而異。社會管理面臨的問題紛繁復雜,情況變化多端,更需要全局觀念和統籌協調能力,明辨趨勢走向,分清輕重緩急,講究方式方法,把政府主導與社會協同結合起來,把加強管理與改進服務結合起來,把維護權益和思想教育結合起來,把依法治理與經濟、行政、道德、科技等手段結合起來。
常態工作是基礎。一個善于自我鍛煉、自我調節的人,能讓自己的五臟六腑功能正常,配合順暢,就很少生病,這體現了預防是最好的治療。社會管理也是這樣,需要建立完善各種長效機制,使各級政府和干部平時就履行好職責,讓各類糾紛、矛盾、訴求有正常解決的渠道,讓社會心態在潤物細無聲的工作中走向理性平和,讓社會共識在交鋒和碰撞中不斷增進,讓社會合力在交流和互動中不斷增強,唯其如此,我們社會的健康運行才會有根本保障,面對矛盾和挑戰的能力與底氣才會與日俱增。
一個家庭需要安康的狀態,一個社會需要和諧的環境。社會管理既是治國理政,也事關每一個人的幸福,等不起、慢不得,更應多一份責任心,多一些主動性,以“上工治未病”為追求,以齊桓公諱疾忌醫為鑒戒,讓我們的社會管理更有生機活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