符號消費來勢兇猛
2010-10-22 11:11:00 作者: 來源:大眾網--齊魯晚報
今年5月,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單位發布的2010年《商業藍皮書》指出,未來5年,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預計達到146億美元,占據全球奢侈品消費額首位。
當消費行為僅僅追求商品背后的符號價值時,消費對自身而言就是欲望的滿足,對他人而言就是炫耀。如此一來,道德就會被市場所左右,判斷一個人是否成功和高尚的標準,變成他能否消費得起某種商品。這一觀念的最終結果就是,人們越來越物質化。
近日,在得知蘋果公司新款手機面世后,北京某高校研究生李君(化名)立刻決定節衣縮食,好盡早買到自己夢寐以求的“神機”。讓他意外的是,現在即使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得到了。“據說光是預訂量就達20多萬部了。”
為何一款手機能激起消費者的瘋搶?一位網友給出解釋:“哥買的不是手機,是文化。”在他看來,如今很多商品,尤其是奢侈品,越來越具有標志購買者身份、文化和個性的符號功能。“符號消費”,眼看著就從方興未艾躍進到如火如荼了。
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民意中國網和搜狐新聞中心,發起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(2290人參與),80.8%的受訪者確認,身邊很多人消費的是符號,而非商品本身,其中26.9%的人表示這樣的人“非常多”。受訪中,“80后”占43.2%,“70后”占37.4%;51.8%的人坦言有過符號消費經歷。
為何消費者認為國外商品更具符號價值
李君說,他選購衣服、鞋和包時,基本都是只看品牌,很少在乎實用性。“買東西就是買它的與眾不同,名牌能把購買者的財富、地位、品位一下子都體現出來。”
品牌符號能標志出消費者的哪些特征?調查中,58.3%的人首選“經濟實力”,此外還有:品位格調(55.6%)、身份地位(50.7%)、潮流時尚(44.7%)、文化內涵(34.8%)、精神氣質(18.6%)。只有8.9%的人認為“什么也不能體現”。
調查顯示,“富有或有地位的人”、“年輕人”和“教育水平較高的人”,是受訪者眼中最容易進行符號消費的三大群體,選擇比例分別占73.8%、66.5%和29.8%。
相關閱讀
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,請在這里搜索

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
1、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。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,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、復制、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,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;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。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,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。
2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大眾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大眾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,可與本網聯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4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30日內進行。
